Toggle Menu

Social Science Fair丨在文化碰撞中理解“人文”之意

2024年04月07日

长久以来,或许来自对所谓成功的追逐,大部分的教育都围绕着管理学、金融学、信息科技等最接近成功的学科,尤其是在AI迅猛发展的时代。

当以Chat-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独立创作诗歌、绘画、撰写学术论文时我们不禁开始思考:在科技创新的另一面,人文社科的意义是什么?

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中曾写到:人文学科并不教人如何成功,而教人如何质疑成功。

是的,质疑。

纵观人类历史上,几乎所有的进步都是在质疑中产生的,而“质疑”也就是现如今我们所经常强调的“批判性思维”。

人文素养是包括文学、历史、哲学、艺术、社会学等人文领域的知识和思维方式,它强调对人类文化、人类价值观念以及人类情感的理解和探索。

如果说自然科学是人类实现梦想的工具,那么人文社科则带给了我们梦想本身。

社科作品展示

在创作中触摸文化内核  


为期两周的Social Science Fair,我们共同徜徉于人文社科的知识海洋中,当学生们跳脱出时间的局限,在地理、历史、艺术等角度中纵观文化变迁,他们也对文化有了自己的认识与理解,而创作便是抒发己见的最好表达。

创造一块大陆,在同学们天马行空的想象里,美食大陆上流淌着巧克力河流,蛋糕是承载一切的土地;为城市创作的海报,高耸入云的标志性建筑是城市最直观的名片……

宗教文化、城市信息、历史文明、地理知识在创作中被融会贯通。一张张制作精美的海报背后,是信息检索、思维创新、知识整合等一系类能力的锻炼。

尽管科技一在发展,但技术始终无法完全取代人类独有的情感、想象力和自我意志。这些作品也是同学们作为知识接收者,将既定知识与主观思想相融合后独一无二的人文表达。

知识竞赛/活动

在头脑风暴中解锁新知  


在世界上224个国家和地区中,仅看国旗或地图,你能认识多少,或者仅凭一张图片猜测地理位置,听起来神乎其神的操作确是一切地理知识的有迹可循。

在Social Science Fair的最后一天,六场竞赛活动同时“打响信号枪”,地理猜想、听音乐猜歌曲、Chronophoto摄影展示、艺术竞猜小游戏,还有MBTI探索不同行为逻辑下的个性因素……

在AI时代,人文素养不仅是一种独立的学科领域,更是一种必备的思维方式。

不论是知识竞赛还是趣味活动,参与的过程中思维是不停转动的,对知识的汲取、对自我个性的探索、对文化符号的理解检验,都在被潜移默化地融入活动进程中,一场“以赛促学”的教学就此完成。

文化集市

尽展各国风采  


现代社会是历史上无数伟大人文思想的结晶。

大到国家体制、社会文明,小到一餐饮食、一件服饰,人文所包含的是一切对“人”的关怀。

文化集市便是通过美食、服饰这两件最与人息息相关的习俗来展示不同国家、地区的文化。每一组都由老师和同学们自行组织,现场制作的美食香气飘满活动大厅的各个角落。

披萨、烧烤、奶茶,摊位前络绎不绝的“顾客”们仿佛真的将学校变成了热闹的集市。往来行走间,“卓别林”也能和身着汉服的女孩擦身而过。

这是世界文化的大融合,包罗万象的集市也将拓展学生们观察世界的视角与包容文化的心胸。

人文社科带给学生们的不仅是课本上寥寥数页的文字知识,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更多的思考方式和角度,以便于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人类的本质,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。

“处在所有人文学科最核心的,是一场海纳百川而深思熟虑,关于我们应该如何生活与生存的讨论。”

在科技逐步渗透生活的现在,人们总在围绕AI取代人类的议题,放眼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,科技更新迭代,或许最终人文才是我们人类真正区别于AI之所在。

毕竟“人生百年,人文千秋”